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并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重大战略。随着这些国家战略的不断实施推进,一个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正加快形成。区域政策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和产业分工调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我国区域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从以往的非均衡发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了不断加强区域合作、缩小区域差距的协调发展新路子。在顶层设计上,继“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后,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把区域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1月印发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对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进行了全面部署。“过去,区域政策比较多考虑的是倾斜性政策,比如说对一些地区给予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则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注重区域之间的关联和功能的提升,体现了从倾斜性向功能性的转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善同说。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再次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要求,强调要根据各个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区域经济布局,政策思路、目标导向和实施机制措施都很清晰明确,体现了党中央对区域经济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国家对区域经济的政策调控日益成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表示。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可谓“东部好、中西快、东北企稳”。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密不可分。今年前三季度,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步伐继续加快,新兴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高技术产业占比明显提升;中西部地区经济趋于活跃,成都、武汉等地正成为新的增长极;东北地区经济整体趋稳,结构调整迈出积极步伐。在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近年来呈逐步缩小的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按不变价格计算,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为7.2%、8.2%、8.5%和6.1%,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领先于东部地区,形成了地区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成表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大城市群作为重要动力源的引领作用正不断加以发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集聚效应更加突出,脱贫攻坚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生态格局基本构建,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在新时代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我国区域发展重大机遇的战略考量。多层次、全方位、与时俱进的区域协调战略,不断完善的区域政策体系,正深刻重塑着新时代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正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推动形成高质量区域发展格局当前我国区域发展的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在复杂多变的内外因素影响下,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地区间差距缩小的良好形势极易发生逆转。“不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拥有诸多有利条件,比如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负担较小,综合成本较低,市场发展潜力大,在市场一体化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借助新经济、新动能实现比肩并跑甚至超越领跑。”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经济学家范恒山表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在夏成看来,下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遵循3个“着眼于”,一是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要不断提高,包括从生产循环通畅各环节都要打通要素资源;二是着眼于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除传统的成本比较优势外,要更加关注集聚经济等竞争优势;三是着眼于市场和政府作用的进一步协同,“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地区条件,坚持全国‘一盘棋’思路,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总战略,继续深入实施“3+4”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促进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统筹对接和深度融合。未来,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加快破除地区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推动形成区域统一市场,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空间顺畅流动与合理配置。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新格局。要顺应小城镇、中心城市、大都市、都市圈梯次发展的趋势,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同时,不断优化城镇空间规模结构,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比翼齐飞、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首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这一点体现了党中央对经济发展协调性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表示,要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上保持高度的自觉自律,真正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区域高质量发展。(记者 顾阳)
直接打开
电脑版
登录
注册
浙江湖州生态账算得精 越美丽 越赚钱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业迈上新台阶
五部门规范口岸进境免税店招投标避免片面追求“价高者得”
百姓话题
买房卖房
装修讨论
爆料有奖
报名有礼
吃货福利
挑战任务
唯美邂逅
宝贝计划
嗨玩商城
每日签到
天天都送圈币
同城活动
天天快乐不停
早起打卡
打卡赢现金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根据中国倡议讨论保护弱势群体权利问题
3845阅读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最高峰
曹三丰
102阅读
5小时前
上海以“都市+绿色”打造都市绿色现代农业
迈克尔·凯利
826阅读
22分钟前
青海初步形成防震减灾治理体系
江希文
845阅读
30分钟前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场馆将实现5G全覆盖
李若彤
503阅读
30分钟前
信任·信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侧记
于娜
205阅读
33分钟前
国台办:“农林22条措施”实施一周年为台企带来多重实效
亨利·伊安·库斯克
805阅读
36分钟前
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跨境使用规模呈现上升势态
何美钿
384阅读
39分钟前
全国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普查报告
王超
711阅读
39分钟前
800余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按要求对收费项目全面自查 减轻企业负担约16.8亿元
宝拉·巴顿
823阅读
32分钟前
已开启未绑定手机用户限制,操作受限
知道了
前去绑定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知道了
前去下载